南京国民政府乡村治理的转型与困境--以江苏省农民银行为例
【作者】陈明胜 王玉洁
【关键词】
南京国民政府 江苏省农民银行 乡村治理 合作事业 合作精神
【摘要】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于乡村经济濒临破产之际,这决定了其历史使命--救济乡村,江苏省农民银行即在此一背景下创立。根据扶助农民经济、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初衷,江苏省农民银行在开展放款、存款、汇兑、储存等业务的同时,推动各种合作事业,培养农民的合作精神,这种超越金融机构一般功能的特点赋予其强烈的乡村治理色彩。江苏省农民银行的创设有助于缓解乡村资金困乏、高利贷恶性膨胀的现状,也有助于改变乡村组织涣散、合作精神淡薄的局面。但受银行储蓄资金有限、乡村传统习俗强固、部分合作社为土豪劣绅把持等因素影响,江苏省农民银行业务很难做到全面覆盖。这种乡村治理功能的有限性,既有农民银行自身的原因,也有时代因素的影响,通过对这些因子的微观分析,可以管窥彼时南京国民政府乡村治理转型的困境。
上一篇:双轨制:民初地方审检厅的设废及转向
下一篇:一·二八停战后的上海市保安队与八一三战事的起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