抗战时期国民党党团关系再探——以贵州省为中心
【作者】梁馨蕾
【关键词】
朱家骅 黄埔系 CC系 党团关系 贵州省
【摘要】1938年,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决议成立三民主义青年团。此后,党、团两方在发展上逐渐形成双轨竞争关系,进而演化为党内派系斗争的新形态。战前,国民党党务长期被CC系把持,而三青团又脱胎于黄埔系复兴社势力,党团矛盾可大体视为CC系与黄埔系两派斗争的战时延续。抗战之初,朱家骅出任中央党部秘书长、代理三青团书记长,与团方高层交好。朱方与黄埔系基于共同的利益诉求,达成合作关系,在诸多省份曾一度抑制CC系势力。然而,自国民党省县党部选举恢复后,团方干部时常临阵倒戈,致使朱方陷入孤立而落败,贵州省党团冲突便是其中的典型个案。
上一篇:九一八事变后日本的对华政策与“东方文化事业”
下一篇:“元首”之争——华北、华中日军围绕“中央政权”的博弈